021-66876698
m6米乐手机端登录湖北修桥筑路的蝶变
发布时间:2024-12-24 11:08:57

来源:m6米乐网页版 作者:米乐M6官网

  在人们的印象中,修一座桥、筑一条路,施工现场往往是大量在桥吊上工作的工人,公路上来回行驶的压路机,堆得满地的钢筋混凝土材料。这种传统的修筑方式是否有新变化?近日,记者来到湖北进行调研采访,实地感受修桥筑路的蝶变。

  上午9点,记者乘车来到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段扩容改造项目控制性工程——汉江特大桥。与以往调研不同的是,这次记者并没有直接到达施工现场,而是进入了一处厂房。

  “为什么不去施工现场,而要来这里?”面对记者的疑问,四川路桥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6标项目经理明德江将记者带到一处控制室。控制室内,一名工人坐在工作椅上,双手操作着遥控杆,神情专注地盯着前方的屏幕。

  “这是我们的塔吊远程智能控制操作台,也是他们的‘施工现场’。”明德江指着屏幕中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的画面说道,通过在塔上安装无线设备,分散布设的高清摄像头能够实现塔机无盲区监控,提高了塔吊作业的精度,减少了以前工人因攀爬塔吊耗费的时间与精力,工作效率显著提升的同时还杜绝了工人高空失足的可能性。

  建造大桥,桥墩是基础。汉江特大桥的塔柱高度超过120米,这样高的塔柱,是如何一步步建造出来的?

  走出厂房,记者看到,汉江特大桥的两个主塔柱分别被一个蓝色“八爪鱼”设备紧紧包裹,犹如给大桥穿上了“金刚罩”,迎着江风缓缓拔节“长高”。

  “这是我们研发的智能轻型筑塔机。与以往建设主塔的爬模施工相比,智能轻型筑塔机实现了建筑的整体式爬升、面板自动开合模、混凝土智能雾化养生等,提升了建筑模板的定位精度和混凝土智能养生水平。”明德江说,这些智能轻型筑塔机在国内首次配备了远程智能控制系统,通过手机App、电脑及控制中心即可进行远程查看和控制,实现一键式、多机位、分区域或同步爬升。

  科技范十足的汉江特大桥,充分展示了现代桥梁建设过程中智能化发展的方向之一。控制性工程尚且如此,整条京港澳高速公路湖北段在建设过程中又有哪些“黑科技”?

  离开汉江特大桥智慧控制中心,记者驱车来到京港澳高速公路智能建造基地。进入基地内部,一台灰色机器内部“吐”出一段钢筋,在机器上弯箍装置的“扭动”下,仅仅花费15秒,一段符合建设工程标准形状的钢筋“新鲜出炉”。

  “这套数控钢筋弯箍机投入使用后,我们的工人只用将制作好的钢筋码放整齐即可,提高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工人劳动强度。机械化生产出的钢筋精度达到毫米级,更加符合使用标准。”中铁大桥局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5标项目总工王如川说。

  这样一套数控弯曲系统并非单独使用,而是服务于预制T梁(桥梁承重结构横截面形式为T型的梁)智慧流水生产线这一系统。

  数控弯曲系统不远处的轨道上,一个个“鱼雷罐”满载混凝土,通过布料机自动分层下料,实现分层浇筑;随后,的振捣器开始工作,通过高密度的振动将混凝土中的气泡排出,提升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这些以往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工作,如今基本全部实现了智能化操作。

  “通过多种智能装备的配合,我们实现了自动化、装配化、工厂化建造。”湖北交投京港澳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沈典栋介绍,如今只要工人按下8个键,即可实现一键钢筋自动下料、智能拌合、智能浇筑、集成振捣、智能脱模、柔性启停、智能蒸养、智能张拉。生产出的一片片长30米、重80吨的T梁,也实现了“毫米级管控”的精度。

  “装配化生产的材料好比一块块积木。现在的项目建设只需将一块块‘零件’进行拼装即可,替代了传统的现场浇筑施工,大幅度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沈典栋说。

  此外,通过旧路沥青100%再生利用技术减少最多90%的烟气排放,显著提高施工现场的空气质量;通过磷石膏复合稳定材料技术替代普通水泥稳定碎石,将对生态环境具有破坏作用的磷石膏“变废为宝”,成为高速公路建设的重要材料……一项项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打造出一条更加节约、更加绿色的高速公路。


m6米乐手机端登录 上一篇:罗湖观察发布国内首个“工业上楼”技术包罗湖地标多炫 下一篇:2024年一级造价师《交通运输》备考试题13